C语言的许多符号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义,相当于被“重载”了。如下展示了一些符号的不同意义。
static
- 在函数内部,表示该变量的值在各个调用间一直保持延续性。类似与全局变量,区别在于作用域不同。
- 在函数外部,表示该函数或者变量只对本文件可见。
extern
- 用于函数定义,表示全局可见(属于冗余,因为函数名在默认情况下具有外部的链接属性,如果函数没有在调用它的转换单元中定义,编译器就会把这个调用标记为外部,让链接程序处理它)
当芯片内部的 SRAM 不够用时,就需要在外部扩展 SDRAM,然后在写程序时将一些比较大的 buffer 定义在外部内存中。在进行正确的配置之后,对外部 SDRAM 的使用,和芯片内部的 SRAM 是一样的,可以直接对 SDRAM 的地址进行读写访问。
因此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,如下所示的代码,直接使用指针指到外部 SDRAM 的地址,之后对指针进行移动,便可以对全部 SDRAM 进行读写。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特别小心,要确保指针指向的地址在 SDRAM 的地址空间。
1 | uint8_t *sdram_buf = (uint8_t*)SDRAM_ADDR; |
ringBuffer 称作环形缓冲,也有叫 circleBuffer 的。就是取内存中一块连续的区域用作环形缓冲区的数据存储区。这块连续的存储会被反复使用,向 ringBuffer 写入数据总是从写指针的位置开始,如写到实际存储区的末尾还没有写完,则将剩余的数据从存储区的头开始写;从该 ringBuffer 读出数据也是从读指针的位置开始,如读到实际存储区的末尾还没有读完,则从存储区的头开始读剩下的数据。
为了保证写入的数据不会覆盖 ringBuffer 里还没有被读出的数据,以及读出的数据不是已经读出过的旧数据,需要使用一个变量 btoRead 表示该 ringBuffer 中有效的数据。使用变量 length 表示该环形缓冲区中真实的缓冲大小。使用指针 source 指向实际的缓存地址。
使用 ringBuffer 读写数据,要确保读写数据的速率和实际缓冲区大小的匹配。如果不匹配,可能会导致溢出,比如读数据太慢,而写数据很快,实际的缓存区又太小,导致整个缓冲区都是还没有被读出的数据,此时新的数据就无法写入。正确使用 ringBuffer 可以保证数据的连续,降低读模块和写模块之间的耦合性。更多关于生产者-消费者模型的知识可以看这篇博客。
错误代码如下:
1 | int Init_layer2_Decoder(void) |
源代码发布在github : get_tumblr_likes
本项目使用 python 编写,分析 tumblr 账户中喜欢的内容,给出资源链接,并下载。
其中 test.json
是一份 tumblr 返回的喜欢数据的 json 示例,提取里面图片和视频的资源地址后下载,下载的内容如下图。
测试环境: IAR for ARM 7.80.4
测试得分:277
官方给出的分数为:273.55
如下图:
翻译自 IAR 技术手册
堆和栈在嵌入式系统中是非常基础的概念。正确设置堆和栈的大小对于系统的稳定可靠非常重要。不正确设置时,系统可能会以某种非常奇怪的方式崩溃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。
堆和栈的大小必须被程序员设置。通常情况下计算栈使用量都是非常困难的,但是在小型嵌入式系统中却比较容易,并且理解栈的使用也可以解决一些很难发现的运行时错误。另一方面,给栈分配过多的空间也意味着对内存资源的浪费。对于大多数嵌入式项目来说,最坏情况下栈的最大使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,因为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估计应用程序所需栈大小的方法。堆的溢出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错误,但是这并不能带来什么安慰,因为很少有应用程序可以在溢出的情况下恢复。